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07.060 A 47 G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1705—2015 气相色谱法本底大气二氧化碳和 甲烷浓度在线观测方法 In situ measurement of background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and methane concentration by gas chromatographic (GC) system 2015-06-02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1705—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气成分观测预报预警服务分技术委员会 (SAC/TC540/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要起草人:周凌晞、方双喜、刘立新、姚波、张芳。 I GB/T 31705—2015 引言 二氧化碳和甲烷是大气中最主要的两种温室气体。气相色谱法是测量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的主要 方法之一。为规范本底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观测,特制定本标准 一 GB/T31705—2015 气相色谱法本底大气二氧化碳和 甲烷浓度在线观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底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气相色谱在线观测方法,包括观测环境、观测系统组 成、性能要求、观测流程以及系统维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气相色谱法在线观测本底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946—2008气相色谱法术语 QX/T125一2011温室气体本底观测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4946一2008、QX/T125一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相色谱法gaschromatography 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它利用物质在流动相中与固定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异,当两相作相对运 动时,试样组分在两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各组分的分配系数即使只有微小差别,随着流动相(气 体)的移动也可以有距离,最后被测样品组分得到分离测定。 [GB/T4946—2008,定义2.1] 3.2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hydrogenflameionizationdetector 有机物在氢火焰中燃烧时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电信号的器件。 [GB/T4946—2008,定义3.6.4.2] 3.3 本底大气backgroundatmosphere 远离局地排放源、不受局地环境直接影响,基本混合均匀的大气。 [QX/T125—2011,定义3.3] 3.4 在线观测in situ measurement 在目标地点对目标物进行的直接测量。 3.5 镍催化剂 Jnickel catalyst 一种镍触媒,在高温和氢气条件下,能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成分转化为甲烷。 1 GB/T31705—2015 3.6 色谱柱 chromatographic column 内有固定相用以分离试样混合组分的柱管。 [GB/T49462008,定义3.5】 3.7 填充柱packedcolumn 填充了固定相的色谱柱。 [GB/T4946—2008,定义3.5.1] 3.8 标气standard gas 以干洁空气为底气、目标物种浓度已知的混合气。标气序列的浓度跨度覆盖本底大气浓度变化 范围。 [QX/T125—2011.定义10.2] 3.9 目标气targetgas 工作标气的一种,将浓度(接近目标物质的大气浓度)已知的标气作为待测气体,每隔一定周期重复 测定,用以监测分析系统的运行情况。 [QX/T125—2011,定义10.9] 3.10 标称值assignedvalue 溯源至上一级标准标定后赋予的标准浓度。 4观测环境 4.1站点要求 符合大气本底站的选址要求。 4.2 2进样口 应位于地面植被冠层以上至少15m,较少受人为活动直接影响。 4.3电力要求 (220土10)V交流市电,功率不小于2.5kW。 4.4 室内温湿度要求 温度应保持相对稳定,宜为(20土2)℃,操作环境湿度范围为5%~95%。 5 观测系统组成 5.1方法原理 系统用于分析本底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烧浓度,空气样品应尽少受人为活动影响。空气样品、自标 器检测,二氧化碳经镍催化剂转化甲烷后,进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采用外标法定量,利用标气 2
GB-T 31705-2015 气相色谱法本底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在线观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08 17:30:26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0 MB)
分享
友情链接
CSA 大数据安全和隐私手册中文版.pdf
DL-T 294.3-2019 发电机灭磁及转子过电压保护装置技术条件 第3部分 转子过电压保护.pdf
法律法规 苏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2023-04-10.pdf
T-STIC 120051—2021 民用船舶设计服务规范.pdf
GB-T 41350-2022 再制造 节能减排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pdf
T-GHDQ 88.2—2022 车辆无线通信信息安全测试规范 第2部分:车载WLAN安全测试规范.pdf
T-GDNAS 003—2022 ECMO导管维护技术规范.pdf
GB-T 31501-2015 信息安全技术 鉴别与授权 授权应用程序判定接口规范.pdf
GB-T 36273-2018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数字化接口技术规范.pdf
GB-T 43483-2023 重型机械 焊接件设计规范.pdf
CSA 零信任商业价值综述.pdf
SN-T 0001-2016 出口食品、化妆品理化测定方法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pdf
DB23-T 3558—2023 黑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pdf
GM-T 0086-2020 基于SM9标识密码算法的密钥管理系统技术规范.pdf
GB-T 34095-2017 信息安全技术 用于电子支付的基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安全技术要求.pdf
YD-T 4060-2022 云计算安全责任共担模型.pdf
SL-'T 292-2020 水利系统通信业务技术导则.pdf
TB-T 2092-2018 简支梁试验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弯曲试验.pdf
GB-T 40813-2021 信息安全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pdf
GB-T 38129-2019智能工厂安全控制要求.pdf
1
/
3
9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1.0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