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2009 0. ICS DB63 备案号:25383-2009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793—2009 青海山羊 2009-06-09 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07-01 实施 发布 1 DB63/ 793—2009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1 4 品种特性........................................................................................................................................................... 1 5 分级...................................................................................................................................................................2 6 鉴定和等级评定方法....................................................................................................................................... 3 7 鉴定记录........................................................................................................................................................... 3 8 良种登记........................................................................................................................................................... 3 附录 A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青海山羊鉴定记录表................................................................................. 4 I DB63/ 793—2009 前 言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青海省畜牧总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继军、宁金友、张晋青、范涛、白乾云、朱雅琴。 II DB63/ 793—2009 青海山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海山羊的体型外貌特征、绒毛品质、繁殖性能、产肉性能以及分级标准 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山羊品种鉴定和等级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685 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 投影显微镜法 3 术语 3.1 青海山羊 产于青海省境内没有导入外血的地方山羊品种。 3.2 原绒 从山羊身上采集的,含有少量粗毛及各类杂质,并未经加工的绒毛纤维。 3.3 产绒量 山羊个体产的原绒重量。 3.4 绒层厚度 在山羊体侧横中线偏上方肩甲骨后缘 10cm 处,分开毛被顺绒丛方向测量得的绒的自然 状态的厚度。 3.5 绒毛细度 单根绒纤维横切面的直径大小。 3.6 净绒率 在实验室条件下原绒经去杂、去粗毛和洗涤后净绒与原绒的百分比。 3.7 体重 青海山羊抓绒前的个体重量。 4 品种特性 4.1 体型外貌特征 1 DB63/ 793—2009 青海山羊体质结实,结构匀称、紧凑,体格中等。头轻小,呈楔形。公母羊均有角,公 羊角大向后稍外弯曲,母羊角细小,向上方呈纽曲状。下颌有髯,前额有长毛。鬐甲低平, 背腰平直,十字部稍高,四肢端正,蹄质结实,尾短小,毛色一般有黑、白、灰、棕、花等 色。 4.2 绒毛品质 4.2.1 绒毛分青绒、紫绒、白绒。 4.2.2 绒无髓、密而长。体侧部绒层厚度 3.0cm~5.5cm,绒毛细度 15.0μm 以下。粗毛长 6.0 cm~20.0cm,平均细度 71.2μm。净绒率 55%以上。绒毛细度测定时种公羊应进行个体 测定,母羊按 5%进行群体抽样测定,测定方法按 GB/T10685 执行。 4.2.3 毛纤维由无髓毛、有髓毛及两型毛组成,有丝光、长而稀、无弯曲。 4.3 繁殖性能 公、母羊4月龄~6月龄出现性行为,1.5岁~2岁初配。母羊发情周期为12天~18天,发 情持续期:45.0小时~55.0小时。繁殖方式为本交。配种季节分夏秋两季,7月~11月之间, 妊娠期145天~155天,年产一胎,多单羔,双羔率约1~2%,放牧条件下羔羊繁活率80%以上。 使用年限:公羊3年~4年,母羊5年~8年。 4.4 产肉指标 秋季屠宰率42%左右。 4.5 遗传和适应性 青海山羊遗传性稳定,耐粗放饲养。对寒冷、干燥和植被贫瘠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适 应性,行动敏捷,善攀岩。 5 分级 5.1 青海山羊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等级。 5.1.1 特级 符合品种特性要求,被毛为纯白色,绒毛细度在 13μm 以下,绒层厚度 3.5 cm 以上, 等级评定指标达到特级羊下限规定。 5.1.2 一级 符合品种特性要求,等级评定指标达到一级羊下限规定。 5.1.3 二级 符合品种特性要求,等级评定指标达到二级羊下限规定。 5.1.4 三级 符合品种特性要求,等级评定指标达到三级羊下限规定。 5.2 达不到三级等级评定指标下限规定的不评级。 5.3 青海山羊等级评定指标:体重、产绒量。 5.4 青海山羊等级评定指标下限规定:见表 1。 2 DB63/ 793—2009 表1 年龄 公 母 公 母 体重 产绒量 体重 产绒量 体重 产绒量 体重 产绒量 特级 35 185 30 160 18 160 15 140 一级 30 160 25 140 15 140 12 120 二级 25 140 20 120 12 120 10 100 三级 22 120 18 100 10 100 8 80 鉴定和等级评定方法 采用现场鉴定的方法。 被鉴定的山羊年龄符合鉴定要求。成年指两周岁以上。 被鉴定山羊站立的地面应平整,保定的山羊姿势应端正,便于鉴定。 现场无法测得产绒量,先以体重做为等级评定指标,以后根据产绒量进行校正。 鉴定记录 7.1 7.2 8 周岁 评级指标 6.1 6.2 6.3 6.4 7 单位:kg、g 成年 性别 6 青海山羊等级评定表 鉴定评级要求客观、准确、完整。 鉴定结果应记录。青海山羊鉴定记录表见资料性附录 A。 良种登记 达到特级和一级等级评定规定的青海山羊进行良种登记。良种登记由省级以上畜牧兽医 技术推广机构组织开展,并向社会推荐。 3 DB63/ 793—2009 附 录 A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青海山羊鉴定记录表 县 羊号 性别 鉴定人: 乡 年龄 村 毛色 记录人: 绒层厚度 社 绒细 年 单位:cm、μm、kg、g 产绒量 月 体重 等级 日 4
DB63-T 793-2009 青海山羊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3:00:1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