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30 B43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204—2011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2011 - 10 - 28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 - 02 - 15 实施 发 布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DB35/T 1204—2011 * 2011 年 11 月第一版 2011 年 11 月第一次印刷 DB35/T 1204—2011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按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进 行编写。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福清市文华实业有限公司、福清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省畜牧总站、福清 市农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南洋、黄佳佳、苏荣茂、林平、任捷、葛敬安、伍志敏、张庭。 I DB35/T 1204—2011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蛋鸡场的选址与建筑布局、基础设施、鸡苗来源与要求、营养需要、饲养管理、兽医 卫生管理、防疫与药物使用规范、生产记录、检疫。 本标准适用于规模化商品代笼养蛋鸡的饲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916-2008 产蛋后备鸡、产蛋鸡、肉用仔鸡配合饲料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3078.1-2006 饲料卫生标准 饲料中亚硝酸盐允许量 GB 13078.2-2006 饲料卫生标准 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许量 GB 13078.3-2007 配合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允许量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 16549-1996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T 18407.3-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 GB/T 20014.10-2005 良好农业规范 第10部分:家禽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 21693-2008 配合饲料中T-2毒素的允许量 GB/T 25886-2010 养鸡场带鸡消毒技术要求 JB/T 7718 养鸡设备 杯式饮水器 JB/T 7720 养鸡设备 乳头式饮水器 JB/T 7729 养鸡设备 蛋鸡鸡笼和笼架 NY/T 388-1999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1167-2006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 NY 5027-2008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5339-2006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DB35/ 562 猪鸡鸭用饲料产品安全质量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 农业部公告 第168号(2001)《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 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 第176号(2002)《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 药物品种目录》 农业部公告 第193号(2002)《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 农业部公告 第278号(2003)《兽药停药期规定》 农业部公告 第1126号(2008)《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08)》 1 DB35/T 1204—2011 农业部公告 第1224号(2009)《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蛋鸡 layer 指配套系商品代蛋鸡。 3.2 密闭式鸡舍 closed henhouse 鸡舍四面无窗或设可控小窗,杜绝自然光照,采用人工光照、机械通风的鸡舍。 3.3 半开放式鸡舍 half open henhouse 主墙体两面有窗户,以自然通风、自然光照为主,辅助纵向机械通风和人工光照相结合的鸡舍。 3.4 全进全出 all-in all-out system 同一禽舍或同一禽场的同一段时期内羽饲养同一批次的家禽,同时进场、同时出场的管理制度。 3.5 净道 none-pollution road 供蛋鸡群体周转、人员进出、运送饲料的专用通道。 3.6 污道 pollution road 粪便、病死鸡及淘汰蛋鸡等出场的道路。 4 蛋鸡场的选址与建筑布局 4.1 场址要求 4.1.1 符合当地畜牧业发展规划且在可养区内,并符合 GB/T 20014.10-2005 的规定。空气质量应符合 NY/T 388-1999 的规定,水质应符合 NY 5027 的规定。 4.1.2 场区地势高燥、采光充足、排水良好、周围有绿化隔离带。 4.2 4.2.1 2 基础设施要求 鸡舍建筑要求 DB35/T 1204—2011 鸡舍建筑为半开放式或密闭式鸡舍。鸡舍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并能耐酸性、碱性等消毒药液清 洗消毒,且具备良好的防鼠、防蚊蝇、防虫和防鸟设施。 4.2.2 设备要求 能满足蛋鸡生长与生产的需要。 4.2.2.1 笼具和笼架要求 应符合JB/T 7729的规定。 4.2.2.2 饮水器要求 杯式饮水器应符合JB/T 7718的规定,乳头式饮水器应符合 JB/T 7720的规定。 4.3 环境要求 应符合NY/T 1167-2006的规定。 4.4 建筑布局 4.4.1 分区 4.4.1.1 建筑设施按生产区、生活区、行政区和隔离区布置,各功能区相互隔离、界限分明、联系方 便,并应符合国家规模化、标准化蛋鸡场的要求。 4.4.1.2 生活区、行政区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主要包括生活设施、办公设施 以及与外界接触紧密的生产辅助设施,设主大门和消毒池。 4.4.1.3 生产区主要包括育雏舍、育成舍和产蛋鸡舍,各舍间的距离在 10 米以上。 4.4.1.4 隔离区设在场区下风向处及地势较低处,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等。 4.4.1.5 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和尸体焚烧炉应设在生产区和生活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4.4.2 道路 与外界接触要有专门道路相通。场区内设净道和污道,净道、污道严格分开,不得交叉、混用。 5 鸡苗来源与要求 5.1 鸡苗必须来自于非疫区,并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且无鸡白痢、 鸡大肠杆菌、鸡毒霉形体、鸡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垂直传播疾病的种鸡场或孵化场,并经产地检疫合格的 健康雏鸡。 5.2 雏鸡应符合该品种特征,为同一批次生产的雏鸡。 6 6.1 营养需要 蛋鸡各阶段的营养需要建议量见表 1。 3 DB35/T 1204—2011 表1 蛋鸡各阶段营养需要建议量 周 龄 产蛋期 项 目 0~6 7~12 13~开产 产蛋率 产蛋率 高于85% 低于85% 代谢能,MJ/Kg 11.77~12.23 11.68~12.14 11.35~12.28 11.21~11.72 10.71~11.51 粗蛋白质,% 18.5~20.0 16.5~18.0 15.5~16.5 16.0~17.5 16.0~17.0 钙,% 0.9~1.0 0.9~1.0 1.4~2.5 3.5~3.8 3.8~4.0 非植酸磷,% 0.40~0.45 0.35~0.40 0.35~0.40 0.35~0.40 0.30~0.35 食盐,% 0.37 0.37 0.37 0.37 0.37 赖氨酸,% 0.90~1.08 0.85~0.90 0.71~0.77 0.82~0.85 0.70~0.75 蛋氨酸,% 0.35~0.50 0.35~0.50 0.28~0.35 0.38~0.45 0.33~0.40 蛋氨酸+胱氨酸,% 0.70~0.75 0.60~0.65 0.57~0.63 0.70~0.75 0.60~0.65 6.2 饲料加工质量指标 应符合GB/T 5916的规定。 6.3 饲料卫生指标 应符合GB 13078、GB 13078.1-2006、GB 13078.2-2006、GB 13078.3-2007、GB 21693-2008及DB35/ 562的规定。 6.4 饲料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的品种应是农业部公告第 1126号(2008)《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的产品,饲料添加 剂的使用应符合农业部公告 第1224号(2009)《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的规定。饲料药物添加剂 的使用应符合农业部公告 第168号(2001)《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附录一的规定。 7 饲养管理 7.1 饲养员 饲养员每年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持有健康合格证。 7.2 育雏期饲养管理 7.2.1 育雏期 育雏期日龄为0~6周龄。 7.2.2 4 育雏条件 DB35/T 1204—2011 7.2.2.1 饲养密度为 30~50 羽/㎡。 7.2.2.2 育雏适宜温度为 25℃~35℃,初期温度稍高些,随着日龄的增加,可逐渐下降。 7.2.2.3 育雏光照时间:14 日龄内可控制在每天 23h,之后每天减少 2 小时至自然光照时间;光照强 度 20 lux 左右。 7.2.2.4 育雏适宜湿度在 50%~70%。 7.2.2.5 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 7.2.2.6 每天清洗料槽与饮水器,并定期消毒。 7.2.3 饲料要求 雏鸡应选用营养全面、适口性好、容易消化的碎粒料或颗粒料(营养需要量见表1)。 7.2.4 饮水及开食 雏鸡出壳后24h~36h或有三分之一雏鸡有啄食行为时,应进行饮水与开食,并执行“先饮水,后开 食”的原则。开食时可用大口径浅盘料槽,饮水器注满水,水质应符合NY 5027要求,料槽与饮水器应 分布均匀。 7.2.5 断喙 断喙在 7~10 日龄进行,上喙断1/2、下喙断1/3。雏鸡免疫接种前后2天或健康状况不良时暂不断 喙。 7.2.6 定期称重 雏鸡应定期称重,及时进行强弱雏鸡分群饲养,淘汰病弱鸡。 7.3 育成鸡的饲养管理(7~18 周龄) 7.3.1 7.3.1.1 毒。 7.3.1.2 7.3.2 7.3.2.1 7.3.2.2 7.3.2.3 7.3.2.4 7.3.2.5 7.3.2.6 7.3.3 转群 育雏结束后将雏鸡转到育成鸡舍内饲养。转群前两周,育成鸡舍与设备应进行彻底清洗及消 转群前后可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电解多维等抗应激药物;转群时,淘汰病弱鸡、伤残鸡。 饲养管理 饲养密度:笼养模式 20~25 羽/平方米;平养模式 15~20 羽/平方米。 加强通风换气,以纵向通风为宜。 每天清洗料槽和饮水器,并定期消毒。 光照:以自然光照为主,
DB35-T 1204-2011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13:24:4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