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060 A 47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193—2016 城市地铁交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2016 - 06 - 24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7 - 01 实施 发 布 DB51/T 2193—2016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一般规定 .......................................................................... 3 5 防雷装置检测 ...................................................................... 4 6 检测仪器与方法 .................................................................... 9 7 检测作业要求 ...................................................................... 9 8 检测技术报告 ..................................................................... 10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防雷装置检测程序流程 ........................................... 11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外部防雷装置和防雷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材料和最小尺寸 ............... 12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绝缘电阻的测试 ................................................. 15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检测技术报告式样表 ............................................. 16 参考文献 ............................................................................ 20 I DB51/T 2193—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防雷中心、成都市防雷中心、成都市气象探测与信息中心、四川省气象服 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巫俊威、靳小兵、李一丁、向宇、杨了、刘畅、魏强、潘波、李奔、陈实、祝 骁、赵清扬、卜俊伟。 II DB51/T 2193—2016 城市地铁交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地铁交通防雷装置检测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防雷装置检测、检测仪器与方 法、检测作业要求及检测技术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地铁新建线路的竣工检测及既有线路的定期检测。城市轨道交通的其他形态,如轻轨、 单轨、有轨电车、磁悬浮、自动导向、市域快速轨道等系统防雷装置检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正线、进出库联络线轨道上停止或运行的地铁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157-2013 地铁设计规范 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CJ/T 236-2006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地铁 metro(underground railway、subway) 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列车在全封闭的线路上运行,位于中心城 区的线路基本设在地下隧道内,中心城区以外的线路一般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 [GB 50157—2013,定义2.0.1] 3.2 运营控制中心 operation control center (OCC) 调度人员通过使用通信、信号、综合监控(电力监控、环境与设备监控、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售 检票等中央级系统操作终端设备,对地铁全线(多线或全线网)列车、车站、区间、车辆基地及其他设 备的运行情况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协调、指挥、调度和管理的工作场所,简称控制中心。 [GB 50157—2013,定义2.0.46] 3.3 车辆段 depot 1 DB51/T 2193—2016 停放车辆,以及承担车辆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和承担定修或架修车辆检修任务的基本 生产单位。 [GB 50157—2013,定义2.0.54] 3.4 屏蔽门系统 platform screen door system 安装于地铁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边缘,将轨道与站台候车区隔离,设有列车门相对应,可多级控制开 启与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系统。 [CJ/T 236—2006,定义3.1] 3.5 防雷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的系统,由外 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注:改写GB 50057-2010,定义2.0.5 3.6 电涌保护器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GB 50057—2010,定义2.0.29] 3.7 防雷区 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 划分雷击电磁环境的区,一个防雷区的区界面不一定要有实物界面,例如不一定要有墙壁、地板或 天花板作为区界面。 [GB 50057—2010,定义2.0.24] 3.8 防雷等电位连接 lightning equipotential bonding(LEB) 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 差。 [GB 50057—2010,定义2.0.19] 3.9 防雷装置检测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check and measure 按照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标准确定防雷装置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 理全过程。 [GB/T 21431—2015,定义3.23] 3.10 综合监控系统 intergrated supervisory and control system(ISCS) 基于大型的监控软件平台,通过专用的接口设备与若干子系统接口,采集各子系统的数据,实现在 同一监控工作站上监控多个专业,调度、协调和联动多系统的集成系统。 2 DB51/T 2193—2016 [GB 50157—2013,定义2.0.45] 3.11 自动售检票系统 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AFC) 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控制、自动识别、精密机械和传动等技术,实现地铁售票、检票、计 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全过程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 [GB 50157—2013,定义2.0.42] 3.12 地铁交通综合接地网 metro integrated grounding grid(MIGG) 将地铁运营控制中心、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区间变电所、地下车站进出口站棚及地面附属设施、高 架车站及高架区间、供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综合监控系统、车站控制系统、公安通讯系统、 屏蔽门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环控电控系统、防灾及报警系统等需要接地的装置连接成一体的接地网。 3.13 异频电流 different frequency current(DFC) 基于数字电子技术,使电源产生不同于工频的测量电流信号(60HZ),从而避开我国大地中主要的 干扰电流(50HZ工频)。 3.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FAS) 用于及早发现和通报火灾,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而设置在建筑物中或其他场所的一种 自动消防报警设施。 [GB 50157—2013,定义 2.0.44] 3.15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building automatic system(BAS) 对地铁建筑物内的环境与空气调节、通风、给排水、照明、乘客导向、自动扶梯及电梯、站台门、 防淹门等建筑设备和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GB 50157—2013,定义2.0.48] 4 一般规定 4.1 本规范规定的检测范围包括地铁运营控制中心、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区间变电所、地下车站进出 口站棚及地面附属设施、高架车站及高架区间、供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综合监控系统、车站 控制系统、公安通讯系统、屏蔽门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2 地铁建(构)筑物宜划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4.3 新(改、扩)建地铁交通防雷装置的竣工检测,应查阅设计文件及隐蔽工程记录等相关文件中的 接地体使用材料、结构和尺寸。 4.4 地铁新建线路防雷装置竣工时应及时进行竣工检测。对地铁既有线路的定期检测应每年进行一次。 4.5 地铁交通防雷装置检测流程参见附录 A。 4.6 地铁交通外部防雷装置的材料和最小尺寸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 3 DB51/T 2193—2016 4.7 测试地铁交通综合接地网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0.5Ω;测试地铁系统电子设备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1 Ω,当地铁系统电子设备的接地与其它类型的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应按其中的最小值 确定。
DB51-T 2193-2016 城市地铁交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6:46:2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