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30 B 43 DB4107 新 乡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07/T 424—2019 蛋鸡培育期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Operating Rules of Feeding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Laying Hens during Breeding Period 2019 - 10 - 12 发布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0 - 12 实施 发 布 DB4107/T 424—2019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的要求,根据蛋鸡培育期生长发育规律及生产特点而制定,为蛋鸡标准 化生产提供依据。 本标准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新乡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原阳冠龙养殖专业合作社、 获嘉县农业农村局、新乡县裕鑫养殖地暖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刚才、郜雅琨、魏里朋、谢红兵、张伟、李风琴、和程锦。 本标准于2019年10月12日首次发布。 I DB4107/T 424—2019 蛋鸡培育期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蛋鸡培育期饲养管理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环境、饲养条件、引种、饲养管理、卫生防 疫等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新乡市规模化蛋鸡培育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T 32148 家禽健康养殖规范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30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5339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 5037 无公害食品 蛋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蛋鸡 蛋鸡是指饲养专门生蛋以供应蛋品的鸡。鸡蛋是饲养蛋鸡的主要收入来源,人们饲养蛋鸡的目的是 提高产蛋量和蛋品品质,获得较好效益。 3.2 蛋鸡培育期 蛋鸡培育期是指蛋用雏鸡出壳到开产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蛋鸡处于生长培育期,也称后备蛋鸡。 后备蛋鸡发育状况直接影响产蛋期的产蛋性能。 3.3 1 DB4107/T 424—2019 饲养期划分 3.3.1 育雏期 蛋鸡0~6周龄(根据室外气温、体重大小及天气情况适当调整)。 3.3.2 育成期 育雏结束至开产(20周龄左右)。 4 环境 4.1 鸡场环境 规模化育成鸡场周围环境、空气质量除符合NY/T 388外,还应符合如下条件:一是鸡场周围3km以 内没有大型化工厂和矿厂;二是鸡场距离交通干线、居民点、饮用水源1km以上;三是鸡场周围有较大 面积的耕地、林地和果园等;四是鸡场与其它养殖场保持一定有效的安全隔离距离;五是鸡场周围要有 围墙或防疫沟,鸡场生产区、生活区和隔离区要分开并配置隔离设施;六是鸡场净道和污道要分开;七 是鸡场应设置鸡粪贮存和污水处理设施。 4.2 鸡舍环境 舍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满足不同阶段需要;舍内的空气质量应符合NY/T 388要求;鸡舍应有防 鸟、防鼠设施。 5 饲养条件 5.1 饮水 水质符合NY 5027要求;经常清洗饮水设备,要求冬季每天1次,夏季每天2次以上,并定期消毒。 5.2 饲料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符合NY 5032和GB 13078要求,建议参考使用饲养品种饲养手册提供的营养标准。 6 引种 商品代雏鸡应来源于有《种畜种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父母代种鸡场或专业孵化场;雏鸡不能带鸡 白痢、禽白血病和霉形体病等蛋传疾病;不得从疫区购买雏鸡。 7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7.1 育雏方式 7.1.1 网上育雏 2 DB4107/T 424—2019 把雏鸡饲养在离地面50 cm~60 cm的网面上(铁丝网、竹片网或特制塑料网),视饲养数量多少与 操作方便可以分为若干单元。 7.1.2 笼内育雏 将雏鸡饲养在育雏笼或育雏育成笼内。笼一般为多层(3 层~5 层),分为重叠式和阶梯式两种。 7.2 育雏前准备 7.2.1 育雏舍 育雏舍应隔离卫生、地势高燥、保温、通风良好、环境安静、便于冲洗消毒等,门口设置消毒池, 池内放置消毒药液,并每周更换1 次~2 次。 育雏舍面积依据育雏方式、饲养密度和育雏数量确定,育雏期末,网上平养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 只~25 只,笼养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笼底面积20 只~25 只。 7.2.2 设备用具 准备好加温、照明、通风等设备以及开食盘(纸)、料桶(槽)、饮水器、清扫消毒用具、兽医器 械、温度计等,数量满足饲养需要,并进行清洁消毒。 7.2.3 消毒 进雏前2 周,对育雏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消毒程序:第一步,清理、清扫、清洗。清扫和清理 顶棚、墙体、地面和设备用具的污染物质(为避免产生灰尘,可以先使用消毒药物喷雾),高压水枪冲 洗墙体和地面,待干燥后用消毒药物进行进行喷洒消毒;第二步,地面、墙壁和设备用具的消毒。育雏 舍墙壁用8 %石灰乳加3 %火碱溶液抹白,新建育雏舍用5 %的火碱溶液或5 %的福尔马林溶液喷洒。地面 用5 %的火碱溶液喷洒。把移出的设备、用具(如料盘、料桶、饮水器)等清洗干净,然后用5 %的福尔 马林溶液喷洒或在消毒池内浸泡3 h ~5 h,移入育雏舍;第三步,熏蒸消毒。应将育雏的所有用具, 如鸡笼、饲料桶、饮水器等放入育雏舍内,密闭门窗。按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40 ml,高锰酸钾20 g, 将高锰酸钾倒入福尔马林中,使甲醛蒸发进行熏蒸消毒,消毒24 h。打开窗户换气24 h,便可进雏。育 雏舍经过消毒后,严格禁止未经消毒的用具和非饲养管理人员进入,以免重新污染;第四步,舍外环境 消毒。清除育雏舍外所有的垃圾废物、杂草。对路面和鸡舍周围5 m以内的环境用酸或碱消毒剂冲洗消 毒。进鸡前1 周 ~2 周和进鸡前2 d各进行消毒一次。 7.2.4 饲料 雏鸡对饲料的要求是营养浓度高一些,营养全面,并且容易消化些。雏鸡的饲料消耗量,因品种和 阶段划分上的差异而不同,一般情况下,0~7 周龄其耗料量约为1.5 kg/只。进雏前要准备1 周的饲料。 7.2.5 药品 育雏前需准备维生素C和多种维生素、葡萄糖、消毒药物、常用抗生素和疫苗等。 7.2.6 提前加温 加热方式有火炉、热风炉、保姆伞、水暖管道,无论采用何种取暖方式,在雏鸡进入育雏舍前24 h 都要开始加温,使舍内育雏温度达到33 ℃~35 ℃。加温时必须注意将产生的烟、废弃排出舍外。 7.3 饲养管理 3 DB4107/T 424—2019 7.3.1 雏鸡选择 选择健康雏鸡。其表现:活泼好动,眼亮有神,反应灵敏,叫声清脆响亮;绒毛光亮,长短适中; 两腿粗壮,腿脚结实,站立稳健;腹部平坦、柔软,卵黄吸收良好,羽毛覆盖整个腹部,肚脐干燥,愈 合良好;肛门附近干净,没有白色粪便黏着;雏体大小一致,握在手中感到饱满有劲,挣扎有力。如脐 部有出血痕迹或发红呈黑色、棕色,或为脐疔者,腿和喙、眼有残疾、畸形以及不符合品种要求的要淘 汰。 7.3.2 雏鸡入舍分群 雏鸡入舍后时进行点数,并将弱雏放在单独的围栏内,利于管理。 7.3.3 饮水 雏鸡入舍前2 h~3 h将育雏舍内的饮水器灌满洁净的凉开水(水温20 ℃左右);雏鸡入舍后要立 刻诱导雏鸡学会饮水(雏鸡出壳24 h~36 h要饮到水),保证每只雏鸡都会饮水;水中添加5 %的葡萄 糖或白糖、0.1 %维生素C,以缓解运输途中的疲劳,增加营养。每只雏鸡要有1 cm~3 cm的饮水位置, 饮水器的边缘高度与雏鸡背高度一致。每天清洗消毒一次饮水器,保持饮水器清洁卫生。育雏期间保证 饮水器内不断水(饮水免疫需要除外),饮水器没有水随时灌注。0~3 日龄雏鸡饮用稳开水,水温为 16 ℃~20 ℃,以后可饮洁净的自来水或深井水。 7.3.4 喂料 7.3.4.1 开食 饮水同时可以给雏鸡“开食”(雏鸡的第一次饲喂),开食越早越有利于雏鸡消化器官发育和以后 生长。可将开食饲料(将雏鸡全价配合饲料用凉开水拌湿,手握成团,一松手即散开)撒在消毒的黄纸、 开食盘、料桶底盘上,厚度为1 cm左右,让雏鸡有充足的采食空间都能吃到育雏饲料,尽早学会采食。 每个规格为40 cm×60 cm的开食盘可容纳100 只雏鸡采食。对不采食的雏鸡群要人工诱导其采食,即用 食指轻敲纸面或食盘,发出小鸡啄食的声响,诱导雏鸡跟着手指啄食。开食后,第一天喂料要少撒勤添, 每1 h~2 h添料一次,添料的过程也是诱导雏鸡采食的一种措施。 7.3.4.2 饲喂 进雏前3 天~5 天,饲料撒在开食盘或黄纸上,让雏鸡采食,以后使用料桶或料槽。前两周每次饲 喂不宜过饱。幼雏贪吃,容易采食过量,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每次采食九成饱即可,采食时间约45 min。 三周以后可以自由采食,每天饲喂量参考附表B。生产中要根据鸡的采食情况灵活掌握喂料量,既要保 证雏鸡吃好,获得充足营养,又要避免饲料的浪费。育雏期间自由采食。 1日龄饲喂10 次/d~12次/d,2~14 日龄饲喂5 次/d~6 次/d,以后饲喂4 次/d。每只雏鸡有3 cm~ 5 cm的采食位置,并调节料桶(槽)边缘高度与鸡背高度一致。 4 周龄时,每100 只鸡喂250 g中等大小的不溶性沙砾。 7.3.5 环境条件 第一周龄育雏温度34 ℃~36 ℃,以后每周下降2 ℃~3 ℃,直至18 ℃~20 ℃。温度要平稳,切 忌忽高忽低;10 日龄以内,育雏舍内相对湿度70 %~65 %,10 日~20 日龄60 %~65 %,3 周以后55 %~ 2 2 50 %为宜;饲养密度,1 周内40 只/m ,6 周龄时15 只/m (注:笼内育雏按照笼底面积计算);雏鸡0~ 3 日龄23 h照明(白天自然光照,晚上人工补光),1 h黑暗。4 日~14 日龄每天18 h光照,3 周龄以 后逐渐减至自然光照或10 h左右。0~2 周龄光照强度20 Lx左右,3 周龄以后光照强度8 Lx~10 Lx。 4 DB4107/T 424—2019 光源采用普通白炽灯或荧光灯,设置灯罩,并保持光源清洁,提高光照效果; 0~2 周龄每天可分数次 通风10 mim~30 mim,以排除舍内废气和调节舍内温湿度。3 周龄以后加强通风,控制舍内氨气浓度在 3 25 ml/m 以下。通风时避免冷风直吹雏鸡,风速不要超过

pdf文档 DB4107-T 424-2019 蛋鸡培育期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新乡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07-T 424-2019 蛋鸡培育期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新乡市 第 1 页 DB4107-T 424-2019 蛋鸡培育期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新乡市 第 2 页 DB4107-T 424-2019 蛋鸡培育期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新乡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4:45:4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