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6 周 口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6/ T 0011—2019 湖羊饲养技术规程 2019 - 01 - 24 发布 周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9 - 03 - 24 实施 发 布 DB4116/T 0011—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周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周口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商丘市畜牧工作站、周口市动物卫生监督 所、太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扶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周口市饲草饲料站、项城市动物疫病预防 控制中心、淮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郸城县家畜良种改良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松山、张川、何少华、柳位亮、杜美霞、赵建辉、崔伟、杨俊忠、李永、王 志文、周悦斌、郑杰、吴建宇、杨高杰、郑洪。 I DB4116/T 0011—2019 湖羊饲养技术规程 1 范围 标准规定了湖羊饲养的术语和定义、羊场建设、饲料营养、饲养管理、选种选配、疫病防治和生产 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周口区域内湖羊的饲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6569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 GB/T 34805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通用要求 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682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T 938 动物防疫耳标规范 NY/T 2169 种羊场建设标准 NY/T 2665 标准化养殖场 肉羊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质 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T 5339 无公害农产品 畜禽防疫准则 DB41/T 1320 规模化肉羊场建设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农医发〔2017〕2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5〕24号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界定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净道 羊群周转、饲养员行走、场内运送饲料的专用道路。 3.2 污道 粪污等废弃物、病死动物及出栏羊销售外运的专用道路。 3.3 1 DB4116/T 0011—2019 羊场废弃物 主要包括羊粪、尿、污水、尸体及相关组织、垫料、残留疫苗、一次性兽用医疗器械等。 3.4 隔离舍 用于病羊、进场羊的隔离、观察的羊舍。 3.5 休药期 动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它们的乳、蛋等产品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4 羊场建设 4.1 羊场建设原则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本地区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及环评的要 求。 4.2 场区设计 应符合NY/T 682 的要求。 4.3 种羊场建设 应符合NY/T 2169的要求。 4.4 规模化养殖场建设(500头以上) 应符合DB41/T 1320的要求。 4.5 小型羊场选址与布局设施 4.5.1 应符合NY/T 2665的要求。 4.5.2 建筑设施依次按主导风向和地势位置划分成: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无害化处理区。 4.5.3 生活管理区一般位于场区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处或者侧风处。 4.5.4 生产区与生活管理区严格隔离,并设消毒池、消毒室。 4.5.5 与生产区和场外的联系应设立专门的大门和道路。 4.5.6 场内道路分净道和污道,两者应避免交叉与混用,并设有雨污分流设施。 4.5.7 无害化处理区主要包括粪污贮存、无害化处理设施等,设在场区下风向及地势较低处,并与管 理区、生产区保持适当的防疫安全距离。 4.5.8 粪污处理 应符合GB 18596、GB/T 34805和GB/T 36195的要求。 4.5.9 羊舍要求 4.5.9.1 建筑形式 封闭式和半封闭式 4.5.9.2 栏位排列方式 单列式、双列式、多列式。 4.5.9.3 羊舍一般为坐北朝南,羊舍间距应满足通风、防疫、消防要求,一般为羊舍跨度的1.5倍。 2 DB4116/T 0011—2019 4.5.9.4 羊栏应沿羊舍长轴方向呈单列或双列布置。 4.5.9.5 各类羊群所需羊栏面积 2 2 2 2 2 2 种公羊每只3 m ~5 m ,种母羊每只2 m ~2.5 m ,后备母羊每只0.8 m ~1.2 m ,断奶羔羊每只0.4 2 2 2 2 m ~0.6m ,肥育羊每只0.6 m ~0.8 m 。 4.5.9.6 羊舍檐高2.5 m以上,大门宽在2 m以上,窗户距羊床1.2 m以上。 4.5.9.7 羊床可由竹、木、混凝土制品等材料制成,空隙间隔1.2 cm~1.5 cm。采用人工清粪的羊床 离地高度应在0.8 m以上,采用机械清粪的应在0.55 m左右。羊床下水泥地面具有10°以上坡度,排污沟 应在水泥坡底。 4.5.9.8 隔栏高度 种公羊为1.2 m~1.5 m,其余各类羊为0.8 m~1.2 m;饲槽底面比羊站立位置高出:5 cm~10 cm, 饲喂挡墙高度10 cm~15 cm。 4.6 配套设备 羊场内必须配备栅栏、食槽、饮水槽、饮水管、羔羊补料槽,并配套铡草机、揉丝机、粉碎机、取 料机、全混合日粮搅拌机、运输撒料车、高压水枪、风机、保温灯、刮粪机、粪便运输车等。 5 饲料营养 5.1 饲料种类 5.1.1 精饲料 主要有玉米、大麦、稻谷等能量饲料和豆粕、菜籽粕、鱼粉等蛋白质饲料和羊预混料,饲料卫生标 准应符合GB 13078的要求。 5.1.2 青饲料 各种新鲜野生杂草、栽培牧草、青割饲料、树叶、青干草及青贮饲料等。 5.1.3 粗饲料 主要有青干草、玉米秸秆、黄豆秸、小麦秸秆、蕃薯藤、花生藤等农作物秸秆和啤酒渣等农副产品 等。 5.1.4 饲料添加剂 主要有羊专用“舔砖”。 5.2 饲料加工 5.2.1 青干草水分应控制在15%以下,保持青绿色、茎枝柔软、杂质少。禾本科牧草在抽穗初期收割, 通过自然或人工干燥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水分快速降至15%以下,打捆后放置室内干燥处贮存。 5.2.2 以玉米秸秆、高粱秸秆等为原料,放入青贮窖或将青贮原料切断、打捆,用拉伸膜裹包青贮。 5.2.3 精、粗饲料按湖羊营养需求配比,均匀混合后进行饲喂。 5.3 日粮营养需要 日粮营养需要见表1 。 3 DB4116/T 0011—2019 表 1 类别 干物质/kg 消化能/MJ 可消化粗蛋白/g 钙/g 总磷/g NaCl/g 公羊 非配种期 1.8~2.1 16.7~20.5 110~140 5.0~6.0 2.5~3.0 10~15 70kg 配种期 2.2~2.6 23.0~27.2 110~140 9.0~10.0 7.0~7.5 15~20 怀孕母羊 前期 1.4~1.7 12.7~16.0 80~100 3.5~5.0 2.5~3.0 8~10 45kg 后期 1.7~2.2 15.4~19.1 90~120 7.0~8.0 4.0~5.0 10~15 单羔 2.0~2.2 20.0~24.2 90~110 8.0~9.0 5.0~6.0 12~15 双羔 2.5~3.3 23.1~26.8 100~130 8.5~10.0 5.5~6.5 14~17 空怀母羊 1.3~1.6 12.6~14.6 70~90 3.0~4.5 2.0~2.5 8~10 断奶到3月龄羔羊 0.2~0.6 8.5~15.5 50~70 3.0~4.5 2.0~3.0 2~3 3 月龄到出栏育肥羊 0.5~1.2 6.8~9.8 70~90 4.6~7.0 4.0~4.7 3~4 哺乳母羊 注:怀孕母羊前期为怀孕期前3个月、后期为怀孕期后2个月。 5.4 精料补饲 5.4.1 公羊补饲 配种前一月0.3 kg~0.5 kg,配种期0.4 kg~0.6 kg。 5.4.2 母羊补饲 妊娠前期0.25 kg~0.3 kg,妊娠后期和泌乳前期0.4 kg~0.6 kg。 5.4.3 羔羊补饲 15日龄~3月龄间自由采食,3月龄以上0.1 kg~0.3 kg。 5.4.4 育肥羊补饲 每日0.5 kg~0.7 kg。 6 饲养管理 6.1 日常管理 6.1.1 按湖羊的性别、年龄、体重、用途、体质等分群分栏饲养。 6.1.2 按羊不同群体及生长阶段的营养标准,合理制定饲料配方,实行定时、定质、定量饲喂,精粗 饲料要合理搭配。 6.1.3 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应符合NY 5027的要求,定期清洗消毒饮水设备,不宜喂冰冻水。 6.1.4 定时清扫、冲洗、消毒羊舍,保持清洁卫生。 6.1.5 羊舍内保持通风良好,要求冬暖夏凉,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和冬季保暖。 6.1.6 注意观察羊的精神、食欲、大小便、呼吸等异常情况,建立合理的健康巡查制度,发现病羊应 及时诊断治疗和淘汰。 6.2 6.2.1 6.2.2 6.2.3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配种期的种公羊应单独饲养,远离母羊舍,保持配种场所环境安静。 保持睾丸及生殖器周边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污垢。 配种期间要满足营养需求,要适时限饲并加强运动,防止过度肥胖。 4 DB4116/T 0011—2019 6.3 繁殖母羊的饲养管理 6.3.1 空怀期 在配种前一个月短期优饲,提供优质青干草和精料,对体膘差的应适当增加营养。 6.3.2 妊娠期 6.3.2.1 母羊妊娠第1个月是保胎关键时期,要保证母羊饲养环境安静,防止噪音应激。 6.3.2.2 从妊娠31d开始至90d,母羊以青料、粗料为主,可适当补料。 6.3.2.3 妊娠90d至分娩前,按母羊膘情,逐步适当加料,提高母羊体质。 6.3.2.4 临产前7d,应有专人负责,做好接产准备,清洗乳房,保持乳房的清洁卫生。 6.3.2.5 应保持饲养方式和羊群不变,避免减量并圈和驱赶等措施。如出现先兆性流产症状,应立即 采取注射黄体酮等保胎措施。 6.3.3 哺乳期 6.3.3.1 6.3.3.2 外补饲。 6.3.3.3 6.3.3.4 6.4 产后1 d~3 d内应适当减少精料和青绿饲料的饲喂量。 母羊分娩3 d后,精料喂量应逐步增加到0.3 kg~0.6kg,自由采食干草料。多羔母羊及时额 注意观察母羊的食欲、膘情、泌乳和羔羊生长等情况,若母羊过分掉膘,应加强营养供给。 断奶前7~10d应减少精料和多汁饲料的饲喂量。 羔羊的饲养管理 6.4.1 羔羊出生30
DB4116-T 0011-2019 湖羊饲养技术规程 周口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4:03:5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