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6 周 口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6/T 014—2019 肉鹅饲养技术规程 2019 - 01 - 24 发布 周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9 - 03 - 24 实施 发 布 DB4116/T 014—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周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周口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周口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商丘市畜 牧工作站、周口市饲草饲料站、河南省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许昌分中心、开封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 验中心、淮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淮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郸城县家畜良种改良站、洛阳市兽药 饲料(动物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松山、赵高峰、张川、赵建辉、付梦飞、黄威威、张文鑫、李永、郑洪、王 继明、张静、杨高杰、吴建宇、杨妮娜、周洁。 I DB4116/T 014—2019 肉鹅饲养技术规程 1 范围 标准规定了肉鹅饲养的术语和定义、场址与设施、饲料营养、品种引进、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和生 产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周口区域内肉鹅的饲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6569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 GB/T 25246 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 GB/T 27622 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 GB/T 29388 肉鹅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GB/T 34805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通用要求 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473 绿色食品 畜禽卫生防疫准则 NY/T 3075 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 NY/T 3387 病害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人员技能要求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质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 5266 无公害食品 鹅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家禽产地检疫规程》 农医发〔2010〕20 号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农医发〔2017〕25 号 《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 168 号 《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 176 号公告 《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 193 号公告 《兽药停药期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 278 号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5〕24 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雏鹅 1 DB4116/T 014—2019 出壳后30日龄内的小鹅 3.2 全进全出制 同一鹅场或同一鹅舍仅饲养同一批次的同一品种鹅,同时进同时出的管理制度。 3.3 青贮 把鲜棵植物压实封闭起来,使贮存的青饲料与外部空气隔绝,造成内部缺氧、致使厌氧发酵,从而 产生有机酸,可使鲜棵饲料保存经久不坏,既可减少养分损失又有利于动物消化吸收的一种贮存方法。 4 场址与设施 4.1 场址要求 选址及布局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本地区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发展规划 及环评的要求。 4.1.1 选址要交通便利,地势高燥,水源充足。 4.1.2 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 m以上,应建在水源保 护区下游和食品加工厂下风方向。 4.1.3 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 m以上。 4.1.4 距离其他种畜禽场不少于1000 m。 4.1.5 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 m以上。 4.2 布局设施 4.2.1 场区周围设置围墙、水沟等防疫隔离带,防疫标志明显。 4.2.2 建筑设施依次按主导风向和地势位置划分成以下分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污物处理区。 4.2.3 场内道路分净道和污道,两者应避免交叉与混用,并设有雨污分流设施。 4.2.4 场区大门口处设置消毒间、消毒池,其中消毒池的设置宽3 m,长度6m、深30 ㎝以上;生产区 门口应设更衣室、消毒间(或淋浴间)和消毒池;生产区内的进料口、出粪口应设消毒池。 4.2.5 生产区内应有兽医室和药房。兽医室应配有消毒和诊断常用的设施设备;药房应配有货架、疫 苗冷冻(冷藏)等设施设备。 4.2.6 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应符合 GB/T 27622 的要求。粪污处理应符合 GB 18596 要求,还田应符 合 GB/T 25246 的要求,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应符合 GB/T 36195 的要求,废弃物综合利用应符合 GB/T 34805 的要求。 4.3 鹅舍要求 4.3.1 饲养方式 放牧结合补饲、圈养或舍饲 4.3.2 鹅舍建筑应符合NY/T 473要求,育雏室内墙表面、地面应光滑平整,耐酸碱腐蚀,墙面不易脱 落,耐磨损,不含有毒有害物质。 4.3.3 鹅舍一般需座向朝南或东南向;墙体可只建墙基,高度60 cm左右,再围上活动防寒布。 4.3.4 建造鹅舍时应注意夏季的防暑降温和冬春季节的防寒保暖。 4.3.5 鹅舍及运动场地面应有不低于20 cm落差斜坡面。 2 DB4116/T 014—2019 4.4 配套设备 鹅场内必须配备栅栏、食槽、饮水槽或饮水器,并配套铡草机、粉碎机、全混合日粮搅拌机、运输 撒料车、高压水枪保温灯、刮粪机、粪便运输车等。 5 饲料营养 5.1 饲料种类 5.1.1 精饲料 玉米、大麦、稻谷等能量饲料和豆粕、菜籽粕、鱼粉等蛋白质饲料,肉鹅专用预混料。 5.1.2 青饲料 各种新鲜野生杂草、栽培牧草、青割饲料及青贮饲料等。 5.2 饲料加工 精、粗饲料按肉鹅营养需求配比,均匀混合后进行饲喂。 5.3 日粮配方 日粮推荐配方见表1。 表 1 日粮建议配方一 日粮建议配方二 原料 百分比(%) 原料 百分比(%) 玉米 53 碎麦 60 豆粕 15 玉米 15 小麦麸 11 豆粕 10 DDGS(玉米酒精糟) 9 草粉 10 花生饼 5 预混料 5 预混料 5 5.4 饲料添加剂使用应符合NY 5032及《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的规定,并有正式的批准文号。 5.5 饲料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的允许范围应符合 GB 13078 的规定。 6 品种引进 6.1 引进的雏鹅应来源于具有《动物防疫条件许可证》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非疫区孵化场 或种鹅场,应符合农医发〔2010〕20号 《家禽产地检疫规程》的要求。 6.2 同一栋鹅舍饲养的所有商品鹅,应来源于同一个种鹅场相同批次的雏鹅。 6.3 引进雏鹅时,运输前应对运输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 6.4 引进雏鹅时应索要加盖公章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动物检疫合格证和发票。 7 饲养管理 3 DB4116/T 014—2019 7.1 日常管理 7.1.1 按鹅的日龄、体质分群饲养。 7.1.2 按鹅生长阶段的营养标准,合理制定饲料配方,实行定时、定质、定量饲喂,精粗饲料要合理 搭配,应符合GB 13078的要求。 7.1.3 自由饮水,水质应符合NY 5027的要求,定期清洗消毒饮水设备,不宜喂冰冻水。 7.1.4 定时清扫、冲洗、消毒鹅舍,保持清洁卫生。 7.1.5 注意观察鹅群的精神、食欲、粪便、呼吸等异常情况,建立合理的健康巡查制度,发现病鹅应 及时诊断治疗和淘汰。 7.1.6 粉状料拌湿或制成颗粒后饲喂。 7.1.7 坚持全进全出制,同一日龄商品鹅集中饲养,体质强弱鹅只要分开饲养。 7.2 雏鹅管理 7.2.1 育雏方式 以网上平养为宜。 7.2.2 育雏前的准备 进雏前一周对育雏舍、用具进行彻底清扫、消毒,进雏前2~3 d,将舍温升至25 ℃左右,备好饲 料及相关药品。 7.2.3 雏鹅选择 健康雏鹅绒毛蓬松洁净,颜色鲜浓,体态匀称,脐部愈合良好,腹部大小适中柔软,精神活泼,叫 声响亮。 7.2.4 分群与保温 刚出壳的雏鹅,出壳7d内育雏温度保持在30 ℃~32 ℃,以后每天降低0.5 ℃~1 ℃,直至常温, 即舍温保持在15 ℃~25 ℃。雏鹅1周龄后要分群,为雏鹅良好生长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雏鹅在育雏 舍饲养21天后,选择天气温暖、阳光充足的日子进行转栏。在转栏前后各3天,可在饮食中添加葡萄糖、 电解多维、维生素C等药物,以缓解应激。 7.2.5 光照与通风 鹅舍保持温度的同时做好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雏鹅3日内龄需24h光照,4~15日龄需18 h光照, 16日龄后逐渐减为自然光照。光照强度为1~7日龄15 Lux~20 Lux,8~14日龄10 Lux。 7.2.6 开口 雏鹅应在出壳24 h内初饮。通过“开口”可刺激其食欲,促使胎粪及时排出。1~3日龄雏鹅饮水中 可加入葡萄糖。饮水可用小型饮水器、水盆或水盘,但不宜过大,水深不超过1 cm,以不湿绒毛为原则, 第一次饮水时间应在3 min~5 min。 7.2.7 开食 开口后即可开食。雏鹅的开食饲料一般以清水淘洗并泡透的碎米为主,并添加洗净切碎的菜叶、嫩 草、水草等青饲料。喂料时应撒在干净的塑料薄膜或餐盘上,让雏鹅自由啄食。1 周内的雏鹅,白天喂 料不少于 7 次,夜间补喂 2 次。随着日龄的增长,喂料次数可逐步减少。 4 DB4116/T 014—2019 7.2.8 饲料与喂养 雏鹅的饲料主要是精料和青料。精料与青料的比例是 1︰3,青料以青菜叶或嫩青草等为主。要 保证充足的饮水。10 日龄前的雏鹅,每天喂 9~10 次,其中夜间喂 2~3 次,以后每日喂 4~6 次。 7.3 中鹅管理 7.3.1 饲养方式 中鹅采用以放牧为主、补料为辅的饲养方式。 7.3.2 放牧 要求牧草丰盛 、品质好、水源充足。白天以赶牧方式整天放牧。晴暖天气可全日放牧,中午前 在牧地补料,傍晚收牧回舍后补料。 7.3.3 补料 补喂次数和喂量应根据鹅的日龄、生长状况和放牧情况灵活掌握。补料以配合精料为主, 添加 骨粉或贝壳粉、食盐以及必需的微量元素。 7.4 肉鹅管理 7.4.1 育肥方法 7.4.1.1 放牧加补饲育肥法 根据肥育季节的不同,将鹅赶到林间草地,让鹅采食林间青草,边放牧边休息,定时饮水。青草 旺盛期,晚上可不补饲精料。如果青草短缺,须补饲精料。全价配合饲料压制成颗粒料饲喂,提高充足 饮水。 7.4.1.2 填饲育肥法 2 2 圈养鹅群可采取填饲育肥,5 只/m ~6 只
DB4116-T 014-2019 肉鹅饲养技术规程 周口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3:55:5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