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73.010 D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5217.6—2019 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 第6部分:钻屑监测方法 Methods for test, monitoring and prevention of rock burst- Part 6:Monitoring method of drilling bits 2020-05-01实施 2019-10-18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5217.6—2019 前言 GB/T25217《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分为14个部分: 第1部分:顶板岩层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 第2部分:煤的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 一第3部分:煤岩组合试件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 第4部分:微震监测方法; 第5部分:地音监测方法; 一第6部分:钻屑监测方法; 第7部分:采动应力监测方法; 第8部分:电磁辐射监测方法; 第9部分:煤层注水防治方法; -第10部分:煤层钻孔卸压防治方法; 第11部分:煤层卸压爆破防治方法; 第12部分:开采保护层防治方法; 一第13部分:顶板深孔爆破防治方法; 第14部分:顶板水压致裂防治方法。 本部分为GB/T25217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 公司、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员:赵善坤、翟明华、潘一山、祁和刚、齐庆新、郭信山、刘军、丁传宏、李海涛。 1 GB/T25217.6—2019 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 第6部分:钻屑监测方法 1范围 GB/T25217的本部分规定了煤矿冲击地压钻屑监测方法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仪器设备、施工工 艺、冲击危险判别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煤矿冲击地压钻屑监测。 本部分不适用于煤层含水率过高或煤层过软等情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414煤矿科技术语岩石力学 3 术语和定义 GB/T164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钻屑法drillingmethod 在煤层中施工钻孔,根据每米排出的煤粉量及其变化规律和钻进过程中有关的动力现象鉴别冲击 危险的一种方法。 3.2 煤粉量drillingpowder 每米钻孔长度所排出的煤粉的重量。 3.3 钻孔深度drillingdepth 从煤壁至所测煤粉量位置的钻孔长度。 3.4 动力效应 dynamiceffects 钻进过程中产生的卡钻、吸钻、顶钻、异响及孔内冲击等现象。 3.5 正常煤粉量 normal drilling powder 在无采动和地质构造影响区域测得的煤粉量。 3.6 实际煤粉量 actual drilling powder 在监测区域测得的煤粉量。 1 GB/T25217.6—2019 3.7 钻粉率指数drillingpowderrateindex 每米实际煤粉量与每米正常煤粉量的比值。 3.8 孔深巷高比 ratio of drilling depth and roadway height 钻孔深度与巷道高度的比值。 4仪器设备 4.1钻具 SAG 钻头直径一般为42mm。 4.2 2取粉容器 用于取粉的容器,便于取粉且不易漏 4.3 3量具 称量工具,精度不低于0.05kg。 5施工工艺 5.1钅 钻孔布置 5.1.1钻孔位置 回采工作面煤壁、回采巷道两帮、掘进工作面迎头和掘进巷道两帮的钻孔布置位置见附录A。 5.1.2回采工作面煤壁钻孔布置 50m,钻孔个数应不少于3个,监测间隔时间为1天~3天。 5.1.3回采巷道两帮钻孔布置 每次监测钻孔个数应各不少于3个,监测间隔时间为1天3天。 5.1.4掘进工作面迎头钻孔布置 满足掘进工作面迎头具有不小于5m的超前监测距离 5.1.5掘进巷道两帮钻孔布置 掘进工作面后方60m范围内的巷道两帮钻孔每次监测个数应各不少于3个,钻孔间距为10m~ 30m,监测间隔时间为1天~3天。 5.1.6钻孔深度 钻孔垂直于煤壁或平行于煤层布置,最大深度为3倍~4倍巷高,一般不超过15m。 2 GB/T25217.6—2019 5.1.7其他 孔距与间隔时间按所测地区预先评定的冲击危险等级和地质条件适当调整,对强冲击危险区,可取 推荐的下限值,即回采工作面煤壁和回采巷道两帮钻孔间距为10m,监测间隔为1天,掘进工作面迎头 的上限值,即回采工作面煤壁和回采巷道两帮钻孔间距分别为50m和30m,监测间隔均为3天,掘进 化带及其他应力异常区,应适当减小孔距、缩短监测间隔时间。 5.2钻孔施工 5.2.1施工前准备工作 按照工作面(巷道)冲击危险性评价结果实施钻屑法监测,对于强、中等冲击危险性区域需现场确定 安全后方可施工,监测地点按由外向工作面方向的原则顺序监测,监测钻孔布置在预测的冲击危险 区内。 5.2.2施工操作要求 钻孔施工应采用专用机具,由专业队伍操作,保证钻孔直径均匀和钻进方向偏离误差最小。 5.2.3煤粉收集 SAG 打钻过程中,用取粉容器收集钻出的煤粉时,应避免非钻孔内的大块碎煤掉人,否则应及时挑出,钻 杆每推进1m测量一次煤粉量并记录打钻过程中的动力现象。监测过程中若未达到要求钻孔深度就 已经判断有冲击危险,应停止钻进并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5.2.4煤粉记录 监测中的各种数据按附录B进行记录,包括钻孔施工时间和地点、钻孔位置、每米钻孔的煤粉量以 描述。 6冲击危险判别方法 6.1指标构成 钻屑法评价冲击危险性指标包括钻粉率指数和动力效应。 6.2正常煤粉量测定 钻孔数应不少于5个,取各孔对应每米煤粉量的平均值,测定结果适用于对应的工作面,当工作面 内地质条件发生明显变化时,需要重新标定正常煤粉量 6.3钻粉率指数指标 评价工作地点冲击危险性的钻粉率指数指标,应通过实测分析确定,无实测资料时,可按照表1中 的参数执行,在表1中所列的孔深巷高比内,钻粉率指数达到相应指标时,可判定工作地点具有冲击 危险。 3
GB-T 25217.6-2019 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 第6部分:钻屑监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24 10:19:4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0 MB)
分享
友情链接
OWASP-Top-10-for-LLMs-2023-v05.pdf
GB-T 567.4-2012 爆破片安全装置 第4部分:型式试验.pdf
中金互联网 腾讯大模型及智能应用技术发布会纪要20230619.pdf
GM-T 0125.1-2022 JSON Web 密码应用语法规范 第1部分:算法标识.pdf
GB-T 42654-2023 铜及铜合金海水冲刷腐蚀试验方法.pdf
ISO IEC 38505-1 中文版.pdf
商用密码检测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pdf
DB14-T 1926—2019 石窟寺文物三维激光扫描数字化采集规程 山西省.pdf
GB-T 40526-2021 互联网地图服务质量评价.pdf
GM-T 0103-2021 随机数发生器总体框架.pdf
DB3202-T 1052-202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设置指南 无锡市.pdf
T-CAS 673—2022 汽车用户投诉处理服务质量评价通则.pdf
GB-T 36030-2018 制药机械(设备 在位清洗、灭菌通用技术要求.pdf
TTAF 151—2023 移动应用分发平台APP个人信息保护自动化检测实施指南.pdf
GB-T 36951-2018 信息安全技术 物联网感知终端应用安全技术要求.pdf
DB32-T 4535-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 颗粒物快速监测技术规范 江苏省.pdf
GB-T 4333.4-2007 硅铁 铝含量的测定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EDTA滴定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pdf
GB-T 31072-2014 科技平台 统一身份认证.pdf
T COSOCC 007—2024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空间资产测绘安全要求.pdf
GB-T 12963-2022 电子级多晶硅.pdf
1
/
3
8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1.0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